我院刘艳秋教授首位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
6月27日下午,山东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山东大厦隆重召开。会上,宣读了《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》,我院刘艳秋教授主持完成的“补肾方药调控骨重建的多维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”项目,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
该项目以“肾主骨生髓”的中医理论为基础,围绕骨代谢相关疾病,以经典名方二至丸、杜仲丸等研究入手,从多层次、多维度构建补肾方药调控骨重建的评价技术方法体系,研究补肾方药调控骨重建的作用规律,对于丰富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、揭示补肾方药的作用机制及转化应用方面,取得良好收益。
药物研究院始终坚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,开展有组织科研,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,精心构建科研团队、搭建科研平台,助力科研人员快速成长。此次刘艳秋教授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将进一步激发我院科技创新活力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刘艳秋,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院药理研究中心主任,教授,博士生导师,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网络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分会常务委员、中药一体化发展分会常务委员、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委员,Frontiers Pharmacol编委,青年创新团队指导教师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等。主要从事肾藏象理论的方药基础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重大新药创制项目、省部级项目等二十余项。发表论文60余篇,SCI论文40余篇,以首位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、省学会科技进步奖及山东省中药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。